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作者:诗词世界,来源:诗词世界(shicishijie) 你吼过孩子吗?你冲父母发过脾气吗? 有一个调查,92.8%的家长冲孩子发过火。 苏东坡也冲孩子发过火。 众所周知,苏轼是一个爱弟狂魔。1074年九月,苏东坡在杭州的任期结束了。 他早就跟朝廷打报告:请把我调到山东去。不为别的,只因苏辙在山东济南任职,想离弟弟近一点。 朝廷对苏轼还不错,批准了。 这一年秋天,苏轼被调到密州任知州。 密州,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。苏轼很开心,离弟弟越来越近了。 可来到密州,苏轼傻眼了。 没有杭州的杨柳堆烟,富庶丰饶,密州显得有些穷,这里只长麻、枣和桑树,物产有限。 据说,当地官员的俸禄还很低。 苏轼吐槽道:我做官十九年了,家里越来越穷,吃穿越来越差。这次来密州,想着饭总能吃饱吧,谁知厨房冷冷清清,整天愁眉苦脸。 无奈的苏轼,和朋友在荒废的园子里,找杞菊吃,还写下一首《杞菊赋》。 有些想笑。 还好苏轼很乐观,吃啥不是吃,以杞菊为食,说不定还能长寿呢?特产不丰富,又闹蝗灾,人都吃不饱,很多人将孩子丢弃。 苏轼转了十天,捡了四十多个孩子。 找到孩子的父母,狠狠地批评了一顿,父母也诉苦:饭都吃不上,孩子跟着也是饿死。 苏轼看不过去,想了个办法。 他盘查了官库中的粮食后,拿出数百石另外储存,专门用来抚养遗弃的孤儿,每月给六斗粮食。等到一年之后,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培养出来了,就不会轻易遗弃孩子了。 就这样,苏轼救下了几千个孩子。 比弃婴更严重的,是密州的蝗灾。 刚踏入密州境内,苏轼就看见许多百姓在田间翻土,冬月里,田里没活呀? 一问才知道,密州在闹蝗灾。 农人们将土翻过来,检查是否有蝗虫卵,有的话,就要烧掉。夏秋时节,蝗虫大量产卵,如果不及时扑灭,来年,又是一场大蝗灾。 蝗灾已经闹了好几年,当地官员却无所作为。 苏轼心急如焚,到任二十天,就赶紧组织百姓们灭蝗卵。 为了提高积极性,苏轼拨出部分粮食做奖励,自己也奔波在田间地头。来密州以后,苏轼不是在灭蝗,就是灭蝗的路上。 穷苦的百姓,消极怠工的官员,苏轼疲于奔命,神经完全紧绷。 这一天,在外忙了一天的苏轼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。 三岁的苏过见爸爸回来了,忙走上前去,拉着苏轼的衣角,要和爸爸一起玩。苏轼累极了,哪有心情,开口就冲苏过吼了起来。 三岁的儿子哪见过父亲发这么大的脾气,一下子哭了起来。 妻子王闰之见了,赶紧把苏过抱走安抚。 苏轼的辛苦,妻子最清楚不过了。 她劝说丈夫:说儿子傻,你比儿子还傻,愁眉苦脸地做什么,不如找点开心的事做。从来没有吼过儿子,听了妻子的话,心里更是惭愧。 没想到,妻子端来酒和小菜摆在他面前,说:别愁了,喝点酒吧。可爱的儿子、善解人意的妻子,苏轼很感动,写下一首《小儿》诗,记录了此时的心情: 小儿不识愁,起坐牵我衣。我欲嗔小儿,老妻劝儿痴。儿痴君更甚,不乐愁何为?还坐愧此言,洗盏当我前。大胜刘伶妇,区区为酒钱。冲儿子发脾气的苏轼,真少见。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:好脾气全留给外人,坏脾气都留给家人。主持灭蝗工作,鼓励百姓,苦口婆心,精疲力竭。 为了解决弃婴,苏轼绞尽脑汁,从官粮里匀出一部分粮食,分给弃婴,想让他们活下去。 于百姓来说,苏轼是个活菩萨。 可苏轼的累和辛苦,只有回到家里才能消化。气急时,会对儿子发脾气,累了时,妻子来抚慰他。 苏轼很幸运,有儿子妻子可抚慰。 他曾被贬到过很多地方,生活很困苦,只有他的家人,随他奔波,承受着人生的辛苦。 家是一个让人最轻松的、不用伪装的地方,人生所有的失落和辛苦,都可以在家中化解。曾读过一个故事。 小武在公司被领导训斥,回家时,正好碰到儿子拿着作业问题目。 本来就在外面受了气。 小武看都不看,就冲儿子吼起来:这么简单都不会,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讲。转身就回了房,儿子知道爸爸不高兴,什么也没说。 晚上,小武心情平复了,想起吼了儿子一通,觉得不好意思,想和儿子道歉。躺在被窝里,恰好儿子拿着作业本找妈妈签字,可小武怎么也开不了口。 第二天早上,小武鼓足勇气,向正要出门的儿子说:昨天爸爸心情不好,不该冲你出气,你别怪爸爸。 没想到,儿子一脸不在乎:嗨,我是你儿子,你不冲我出气冲谁出气呢?儿子这么懂事,小武赶紧转身,擦掉了眼泪。 人如果不能在自己最亲爱的人面前释放自己的情绪,又该找谁呢?家本是最温暖之地,如果家都不能容纳失落、坏脾气、伤心、挫败,那人间,哪有天堂可寻呢?生而为家人,本就是互相包容、互相理解的。 偶然发脾气,家人会原谅你,可是,若把家人的宽容当作习惯,坏脾气不断,那么,你迟早会失去家这个港湾。如果你回家,有家人宽容你的坏脾气,如苏轼一般,那真是幸运。 当然,不冲家人发脾气是最好的,回家时的笑容,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。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※ ↙点击“ 阅读原文”,发现更多好物